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陶渊明:生死穷通有尽,人生达观无穷

    来源:世界家风      作者:未知   2020年06月07日
分享到:

家 训 原 文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



  若论人生豁达,自号五柳先生的陶渊明焉能不提上一笔。据传陶渊明祖上便是曾于白鹤观筑台张弓射杀蛇妖的东晋名将陶侃,此说虽未有定论,但论在世人心目中的知名度,这位好弹无弦琴的东篱隐士却是远远超过了陶侃。陶渊明一生疏于名利,虽有从政之念却又眷恋田园生活,更不肯委屈本心与世俗同流,最后也因不愿谄媚长官而干脆留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慨叹辞官而去,无奈中颇见潇洒。人一生若经历太多波折,晚年回首往事之时总不免颇多感慨,陶渊明亦不能免俗。他在病重之时曾写下《与子俨等疏》一文自述生平志趣,在述说自己的坦荡豁达之外,更隐含着对儿子的诸般提点:


  万事有定。身为儒门先圣的孔夫子就曾有“知天命”之说,更因西狩获麟而哀叹“吾道穷矣”,为此绝笔《春秋》,可见人力有穷,纵以圣人之资亦不能逆之。其弟子子夏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八字,更是一言道尽世间无奈、人心不甘。人之一生该有所为,不论经历何等风浪亦当不改初衷,但对于努力之后的结果更需要多一分坦然。世间有许多事情并不是在身外求取而是从内心去寻得,只要心胸豁达,自己就能够拥有眼下最好的一切。陶渊明内心也曾有过矛盾与不甘,但在人生之末回首往事,却几无遗憾,可见人生确实不必过于执着。


 四海皆亲。家庭中的兄弟之间,关系往往也有亲疏之分、远近之别,未必能够和睦一心、互亲互爱,在古代兄弟多非同胞的情况下,兄弟之情往往也会多出几分淡漠,身处深宫侯门的就更会因利相害,同室操戈。人初生并非大奸大恶,纵然长成之后内心险恶也不可能完全泯灭仁心,只要能够心存关怀体恤他人之义,四海之内都莫不可为兄弟,何况是同处一家一室的血缘之亲?但凡是诗人一流,心胸中总有一片仁义情怀,这也是他们虽然短褐穿结却能通达四海之故,由此可见亲仁之心的可贵。


  心慕圣贤。人生在世应当追求上乘妙道,圣贤正是最佳的榜样。圣人境界虽难于达到,但只要心中常慕圣贤之志、常怀圣贤之道亦可修养德行,日日精进。人立身处世总有不得不屈服于世俗的时候,但如果心怀追慕圣贤之心就可以保留一份内心的清明,即使有所妥协有所违心也可以使自己守住一份底线。陶渊明身处东晋之末,彼时世道多有不靖,他不但自己坚守志向不与世俗同流,更以“追慕圣贤”为教子之道,可见这位悠然隐士内心的一份高洁。


  处邻择贤。孟母择邻而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由此故事人们也知道了择邻选贤的重要性。陶渊明一生出世入世经历许多,年老之时生活贫寒,但他在回顾过往之时却不作他言,而是以“邻靡二仲”为毕生之憾,虽未对子女明言要求,却也是一种强烈的暗示。一个家庭的生活气氛贵在祥和安宁,但如果处邻不贤就容易影响到自己的家庭。不论是对方家庭的氛围不好干扰到自家,又或是对方的性情不佳与自家冲突,都会使自家也卷入这些是非之中,失了一片清宁。陶渊明避世东篱,也是因为田园生活离世俗更远的缘故。


  乐于学习。身处泰康盛世,学习可以出人头地,追求高远;身处丧乱之世,学习也可使人明智,趋吉避凶,这才是学习的道理所在。因此可说学习是人之所贵,不可因一时一地之故而有所废弃。陶渊明虽然悠居南山之下、东篱之中,抱持不求甚解的态度,但也只是学习理念的不同,而非对学习有所偏视。从陶渊明的一些诗作中可以知道他的几位子女都对学习之事不甚在意,身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文豪对此岂能等闲视之。即使躬耕于畎亩之中也当志于学问,这才不失为文豪教子之道。


  不可逢迎。困顿事小,失节事大,立身处世虽不免有退让妥协的时刻,但应当是在不甚紧要的情况下,如果涉及个人底线就必须严肃对待。人往往耽于表面,以一时的退让为小事,却不知底线可说是人最后一重的保护。人的内心总是动摇不定居多,若因逢迎妥协而越过自己的底线,自己就已然在不知不觉中踏出了沦丧的一步。踏出一步就会有第二步,沦丧之途就会愈行愈远。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看似一时意气,倒不如说是防微杜渐。因细小之事就向权势低头的,在更大威压面前泯灭良心的可能性就更大。为人当有履霜而思坚冰之念,在面对威压时保留一分风骨。


  【陶渊明家训故事·写诗责子】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陶渊明虽然避世东篱之下,躬耕畎亩之中,以诗、书、酒、菊为伴,悠然自适,但对于子女的学习教育却总是记挂在心。偏偏他的几个子女都不好学习,让他很是无奈,甚至专门写诗发牢骚,还在诗句末尾感慨还是不要抱什么希望,喝自己的酒算了,读来颇为有趣,全诗曰: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对于陶渊明写这首诗的用意,历来都有不同说法。杜甫认为陶渊明是出于失望而写,黄庭坚则认为这是陶渊明的戏谑、关怀之意。也有考证认为陶渊明生性酗酒,其子不善学习可能与受到遗传影响有关,不可错怪。种种说法各有其理,但一片忧子之心却是赤诚。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